国内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信用担保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至2002年底我国共建立信用担保公司848家,但据信用中国网的信息,目前全国已有2188家,担保公司的数量增长非常快,国内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是:
逐渐步入理性发展阶段:从2002年开始,国内担保行业受到众多投资者的追捧,信用担保公司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作为新兴行业,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担保行业已逐渐步入理性发展阶段,投资者盲目新建企业或增资的情况在减少,整个行业发展的重点已逐步转向开拓新型经营模式和完善风险管理体制等方面。
发展遇到一定的难题:担保行业是高风险的准金融行业,从目前发展情况分析,戴勤认为,主要存在几方面问题:缺少统一的行业管理规范,目前部分地区出台了当地信用担保体系管理意见和成立了相应的担保协会,但整体而言,国内担保行业仍缺少统一的管理规范和行业引导;行业未形成整体合力,目前各担保公司仍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未形成行业整体品牌效应,行业信用绝大部分只源于投资者投入的担保资金数量;未解决好行业整体利润微薄的问题。由于资金放大倍率低等原因,担保行业目前整体利润微薄,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投资者对该行业继续投入的积极性。
很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成立以后没有正常开展担保业务,这不是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是整个担保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
担保业务拓展空间较为狭窄:目前国内信用担保公司的业务空间不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而这一类企业融资本来难度就很大,由此可见担保机构可拓展的业务空间是有限的;二是,采用担保机构融资担保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国家对担保公司单笔担保额有不超过其注册资本10%的限制,目前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户均注册资金约3000万元,即大部分担保公司只能做单笔300万元以下的业务,这又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部分资本规模较小的担保公司的业务空间。
被金融体系认同不够
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对担保行业的认同感是不够的,与担保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也较为审慎,这与担保行业的整体品牌效应不强有关。
担保公司出现以后,中小企业在银行融资难的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与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和效益的判断有关;与上面所说的目前银行对担保机构的认同感不够有关。
在目前国内社会信用体系不是很健全的背景下,担保行业的确是高风险的行业。银行选择与担保公司合作,必须要有防范风险的考虑。目前各家银行在选择与担保公司合作时,主要考虑四个条件:资金规模、风险管理制度、信用记录、员工队伍尤其是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广州农行目前也有选择少数资金规模较大、风险管理制度完善的担保机构开展合作,在准入标准上基本也是考虑了以上四方面条件,另外会设定诸如现金类资产占注册资本比例、对外担保余额占注册资本比例等监测指标,目的是有效控制担保风险。
履行担保责任能力不足
对银行而言,与担保公司合作最大的担心是其履行担保责任的能力不足,这也是主要的合作风险。解决了上述准入标准的问题后,剩下的就是担保公司的经营风险了。
担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带来履行担保责任能力下降的风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外担保规模的扩张。在一些发达的国家,担保机构的资金放大倍率可达到几十倍(如日本接近60倍),但面对中国的中小企业这样的放大倍率就不行,必将造成很大担保风险,银行肯定要在担保规模上设限;二是对企业的风险判断能力。担保公司所担保的客户群体素质是其经营成败的关键,但客观地说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不会比银行强,而且对中小企业同样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银行不会盲目由于担保机构的介入而放松对借款人的资信审查,因为资信较差的借款人给担保机构造成的经营风险最终会影响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从而给银行带来信贷风险。基于这两点考虑,银行目前与担保机构合作还是比较审慎,合作条件普遍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