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经过为期半年规范整顿扬州69家担保公司被逐出行业
9日下午,全市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整顿情况发布会召开。会上,市经信委副主任、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吴顺文通报,经过为期半年规范整顿,全市39家担保公司获得省、市验收,获得融资担保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在工商注册部门登记的带有“担保”字样的108家担保机构中,有69家退出担保市场。
担保行业不少是空壳公司
“此前,注册担保公司不需要行政许可,可作为普通公司直接到工商部门注册,10万元就可以注册一个公司。”市中小企业局综合协调处毛军介绍。
由于门槛较低,担保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去年8月,市中小企业局在工商部门调查时发现,在工商注册部门登记的带有“担保”字样的担保机构有108家。
在这108家担保机构中,有不少空壳公司。吴顺文介绍,检查组发现很多担保公司找不到,联系不上。虽然营业执照上有地址,但长期无人。
在调查中还发现,最终确认了有人、有营业地址的72家担保机构中,有26家到调查时尚未开展担保业务。
空壳公司很可能“不务正业”
注册一个担保公司,为什么不从事业务?
“有的实际从事民间放贷,需要一个担保公司作为外衣。”业内人士介绍,“根据规定,担保公司是不允许从事吸储和直接放贷业务的,但是一些担保公司手段很隐蔽。”
毛军分析认为,在检查中,虽然没有发现集资和放高利贷的行为,但是也有不少公司存在这方面的嫌疑。
“比如说,担保公司长期不做担保业务,注册资金被挪用,很有可能在不务正业,否则担保公司凭什么生存?”
毛军介绍,中小企业局确实也接到举报,个别担保公司打着担保民间借贷的旗号,变相从事疑似高利贷业务,但是性质界定很困难。
据了解,整顿活动中的担保公司,经过我市工商、银监、人行、金融办和中小企业局逐步调查摸清的有72家。经宣传政策、告知规范整顿条件,申请参加规范整顿的有42家。市级初审合格40家,省检查验收通过39家(1家由于规模太小而未获通过)。除一家非独立法人分公司外,38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总额32.15亿元。
担保公司应创新融资服务
根据有关规定,担保公司开展的房产抵押、汽车抵押业务,与银行推出的业务非常同质化,客户可以直接到银行进行抵押贷款,而担保公司担保业务主要是从银行获取资金。
有关人士介绍,今年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入稳健以后,很多银行本身就无钱可放,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矛盾会更加突出,担保公司以及银行和担保机构之间的同质化竞争都有所加剧。
市经信委主任刘在銮认为,担保公司发展应全面创新融资服务,要大胆尝试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设备抵押、商标权质押、仓单质押等担保业务,加强与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的合作,让更多的科技型、创业型中小企业获得各类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资金。
消息来源:中国江苏网
微信公众号搜索“中原再担保”加关注,最新中原再担保前沿洞察、企业动态、产品公告全面了解。推荐关注!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可直接关注】
